北京交通大学纳米材料和器件相关教学演示设备项目公开招标公告
北京交通大学发布了一则货物类招标通知,据悉此次招标主要是为了完成北京交通大学纳米材料和器件相关教学演示设备项目的采购。欢迎所有符合条件的供应商参与竞标。本次招标货物为北京交通大学纳米材料和器件相关教学演示设备项目 招标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在北京市丰。
据招标公告内容显示,该项目采购将在2023-05-19 00:00:00正式开启。在招标公告中,招标单位对供应商提出的要求包含投标人需有法人实体,拥有供应相应货物的资质;近三年内无严重不良行为记录并需要提供相关资质证明文件、货物价格详细清单等资料。根基招标单位的安排,本次采购按照供应商综合评价结果进行评标,综合评价分包括资质条件、价格、服务、交付等因素。
有意向参与北京交通大学纳米材料和器件相关教学演示设备项目的供应商请按照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资料。如有疑问可随时与招标单位联系。期待双方尽快达成协作,为北京市良好的营商环境添砖加瓦。
北京交通大学(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位于北京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交通运输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建设高校、先后入选“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学校为交通大学的三个源头之一,历史渊源可追溯到1896年,前身是清政府创办的北京铁路管理传习所;1917年改组为铁路管理学校和邮电学校;1921年与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合并组建交通大学;1923年交通大学改组后,学校更名为北京交通大学;1950年学校定名北方交通大学;1952年,北方交通大学撤销,学校改称北京铁道学院;1970年,复名北方交通大学;2000年与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合并;2003年复名北京交通大学。
截至2022年7月,学校在北京市海淀区建有东西两个校区,总面积近1000亩,建筑面积100余万平方米,另在山东省威海市建有威海校区,占地面积1000余亩;学校设有18个学院;学校建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7个,工作站1个;有一级学科博士点2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9个;在职教职工3151人,其中专任教师2049人;在校本科生16888人,博士研究生2763人,硕士研究生9933人。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化工行业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这个行业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影响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在漫长而又艰辛的发展路程中,能源化工行业呈现出了几个明显的发展趋势。
首先,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将实现更大规模的发展。随着能源危机的加剧和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全球各国已经开始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力度,尤其是太阳能、风能和水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将逐步普及,能源化工行业也在向这一方向发展。近年来,许多能源化工企业已经开始增加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应用,加强了新型能源产业的建设。
其次,智能化和数字化技术将加速应用于能源化工行业。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应用,将大大提高能源化工行业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谋求更优质的产品和更高的质量标准。同时,智能化、数字化的生产技术将取代传统的生产方式,实现能源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能减排将成为能源化工行业的新常态。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和政策的不断调整,环保要求和能源消费的双重压力,必然会推动企业不断推陈出新,开发更加环保、高效和可持续的生产工艺,优化产品结构。这也促使企业更多地关注绿色可持续发展,以及温室气体的减排等环境保护问题。
最后,新技术和新材料的不断涌现,也将挑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产品结构。例如,新型材料的应用将极大改变传统纺织、造纸和电子产品的生产方式和产品结构;德州仪器设计的DSP芯片已经取代了传统电缆布线方式应用于自动化生产,而工业4.0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也将改变整个能源化工行业的生产和发展方式。
总之,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推进,能源化工行业不断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只有不断创新,不断适应新的社会环境,才能在能源化工行业发展的浪潮中抢占先机,保持一个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