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鱼标讯 > 招标项目 > 吉利人才发展集团院校五官感知综合应用实验室建设项目采购公告

吉利人才发展集团院校五官感知综合应用实验室建设项目采购公告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省份
业主单位 业主类型
总投资 建设年限
建设地点
审批机关 审批事项
审批代码 批准文号
审批时间 审批结果
建设内容
吉利人才发展集团院校五官感知综合应用实验室建设项目采购公告

发布日期:2023-10-26 采购类别:(030209)教学设备 采购组织:吉利人才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吉利人才发展集团院校五官感知综合应用实验室建设项目招标公告
 
1. 项目名称: 吉利人才发展集团院校五官感知综合应用实验室建设项目
2.项目概况与招标范围
2.1招标范围:
为满足吉利人才发展集团院校学科建设需求,计划建设五官感知综合应用实验室,可实现新能源汽车核心三电控制器、控制系统相关实训实验及科研开发和智能网联车辆、车路协同系统的多源感知计算、数据采集与分析及试验验证等需求。采购内容见附件需求清单,最终采购产品类别及数目以招标文件及实际签订的购销合同约定为准。
2.2项目地点:包括但不限于南宁市、三亚市、成都市、湘潭市等招标人指定院校指定地点。
2.3供货日期:2023年11月30日前,最终以中标方与招标人或指定院校签订的购销合同中约定供货日期为准。
2.4服务要求:产品质保期为3年,质保期内,中标人承诺接到产品故障通知后4小时内回复,并在24小时内委派技术人员到达现场提供免费维修、更换损坏零部件等服务,期间费用由乙方自行承担。
2.5合同签署:由中标人与招标人或指定院校/公司签订购销合同。
2.6评标办法:综合评分法,商务报价采用电子竞价+商务谈判方式(具体竞价方式以招标文件及开标现场约定为准)。
3.投标人资格要求
本次招标项目投标人资格要求:
3.1 公司性质:投标人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具备成立3年以上(以营业执照上的成立日期起计至报名截止日期为止);
3.2公司类别:投标人应是本项目主要设备生产商或代理商,代理商需提供主要产品授权,营业范围内包含本项目所需采购产品;
3.3服务能力:投标人应具有满足本项目需求的供货能力及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同时产品须符合国家产品质量标准、行业产品质量标准及招标人的需求;
3.4项目业绩:近三年内(2020年10月至今)承接过同本招标项目同种产品且项目体量相近的项目业绩,或与吉利控股集团及各子集团有过同类型设备采购合作业绩且考核良好;
3.5本次招标不接受联合体投标;
3.6其他要求:投标人近三年内(2020年至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无违法违纪、无不良记录、未被列入吉利控股集团及各子集团黑名单、无不良行为事件发生;
3.7本次招标中标后不允许转包、分包。
4.投标报名
4.1报名资料
以下报名资料需在报名时发送至liu.jin@geelytalent.com.cn邮箱,包含以下但不限于:
4.1.1 营业执照副本;
4.1.2 资质证明材料;
4.1.3 近3年类似项目业绩证明及证明材料(主要为合作项目,含与吉利过往合作的项目);
4.1.4 近三年财务审计报告(如无可附财务报表)资料;
4.1.5 法人授权委托书、被委托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4.1.6 企业概况及履约能力说明。
注:具体资料内容请见“供方资格预审文件”。
4.2报名方式
4.2.1 报名第一步:提交资格预审文件:请供应商至“吉利人才发展集团电子采购管理平台”(下同)网站http://eps.geelytalent.com)相应项目招标公告中自行下载“供应商资格预审文件模板”,编制完成加盖公章后请将扫描版文件发送至liu.jin@geelytalent.com.cn邮箱。
4.2.2 报名第二步:投标人须登录“吉利人才发展集团电子采购管理平台”进行投标和开标活动,务必在投标报名截止时间前完成注册,未完成注册视作无效报名。(平台注册时采购组织请选择“三亚海服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采购类别请选择“教学设备”)
4.2.3 报名截止时间:2023年10月30日15:00
5.招标文件的获取
报名截止后,招标人对所有报名单位进行资格审查,资格审查合格后通过liu.jin@geelytalent.com.cn邮箱发放电子版招标文件或通过吉利人才发展集团电子采购管理平台发布。
6.发布公告的媒介
6.1 发布平台一:吉利控股集团电子招标平台(请勿在此平台报名注册):https://glzb.geely.com/#/login/bidList
6.2 发布平台二:吉利人才发展集团电子采购管理平台(请在此平台报名注册):http://eps.geelytalent.com
6.3 发布平台三:中国招标网http://www.zhaobiao.cn/
6.4 发布平台四:招标采购导航网https://www.okcis.cn/
7.联系方式
招标人:三亚海服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地  址:海南省三亚市吉阳区吉阳镇学院路191号三亚学院书行楼 E座
商务联系人:
刘老师  手机号18677308914  E-mail :liu.jin@geelytalent.com.cn
注:无论投标结果如何,投标人自行承担所有与参加投标活动有关的全部费用。
8.监督方式
集团审计部
电话:登录即可免费查看
邮箱:geely.neishen@geely.com
集团法务合规部
电话:0898-3885 3863
邮箱:yao.huiyuan@geelytalent.com.cn 
       
 
 单位:三亚海服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时间: 2023年10月26日
需求清单
吉利人才发展集团院校设备器材明细清单
序号
名称
规格参数
单位
数量

实验类设备
1
新能源汽车电子电器传感器执行器实验系统
一、 新能源整车控制实验模块
1.产品需求
该模块需适用于普通高校对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CAN 网络等相关的教学,让学生深入了解和掌握整车控制器的工作原理、采样电路、标定方法、程序逻辑实验,学会设计常见的驱动电路及电动汽车电子控制系统。通过学习汽车电子控制相关的知识,提高学生解决汽车控制系统研发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基于 32 位处理器开发的可配置控制器。要求控制器资源丰富、接口齐全、可靠性高,要求提供全部板载外设驱动程序库。
★以视频形式证明此款设备为批量生产的成熟设备。
2.产品组成要求
新能源整车控制研发实验箱组成包括:开源控制单元(芯片选用车规级芯片)、启动信号、制动踏板信号、加速踏板信号、USB-CAN、标定软件、10寸一体式工控机、铝合金框架加固实验箱和下载器。
3.产品功能
(1)VCU 功能强大:要求具有挡位采集、整车驱动、制动能量回收、上下电管理、能量管理、充电监控、整车状态监控和显示、续航能力计算、电器继电器控制、在线标定等功能。★提供整车不少于10个核心控制器的通信协议。
(2)支持硬件分析学习功能:模拟量输入、开关量输入、高低边功率输出、延时掉电、嵌入式硬件设计。
(3)支持汽车嵌入式软件开发:AI \IO \CAN\PWM\高边和低边功率驱动等基础驱动程序、SimuLink 编程、应用层控制逻辑。
(4)配备专用监测标定软件,使用曲线、图表等方式实时监测变量值、支持在线标定,MAP 标定。
(5)产品配备支持二次开发的控制单元,可控制系统运行并提供控制器开发源代码及相关开发资料。
(6)★需提供单独的高速纯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且模型开源,包括任务触发、CAN 模块配置、变量定义等。
(7)数据类型,小数和负数设置为 single,不出现 double 类型。模块名称、信号线名称以及变量名称不同。标定模块用到CCPcommand、CCP DAQ模块,无需配置,直接调用两模块。可实现在线标定。任务触发模块可以配置任务名称、任务周期、优先级;任务实现可以油门踏板、状态机切换、扭矩管理等等功能。
(8)CAN 模块配置能够配置 CAN 通讯通道及通讯波特率。具备故障处理模块,故障处理方式采用触发发送方式。网络协议提供制作好的DBC 文件。
★模型完全开源,要求提供模型说明书,包含逻辑详细介绍、工程图、DBC介绍、参数定义介绍及可开展的实验项目要求不少于5个。Main函数包含以下功能模块:刹车踏板信号处理;油门踏板信号处理;档位信号处理;车速处理。
(9)扭矩管理处理模块包含以下功能模块:扭矩限制、档位判断、踏板模式和扭矩管理;里程计算;输入信号要求至少包括数字量信号输入、模拟量信号输入、频率信号输入,采集到信号后传输到其他模块进行处理。
(10)CAN 通讯模块处理整车动力系统的数据收发任务、车身系统的数据收发任务,控制器节点有整车控制器、电机控制器、动力电池控制器、显示仪表等等。要求把发送和接收数据 DBC 文件导入 CAN 模块,且可配置 CAN 发送模块、通道以及 CAN接收模块、接收通道、ID 及 ID 类型
(11)系统采用知豆 D3 的原车 CAN 通讯协议
4.实验项目要求
1)新能源汽车整车控制器线路认知实验;
2)VCU整车故障设置与排除实验;
3)加速踏板信号采集与标定实验;
4)制动信号采集与标定实验;
5)换挡信号采集实验;
6)扭矩控制管理实验;
7)整车控制策略测试实验;
8)加速踏板控制特性测试实验;
9)SOC对驱动控制的影响测试实验;
10)上电流程管理实验;
11)充电上电控制管理实验;
12)续航里程控制管理实验;
13)高低压系统上下电时间测试实验;
14)高低压系统上下电条件测试实验;
15)高低压系统上下电时序测试实验;
二、 电池管理系统实验模块
1.产品需求:
模块要求是针对新能源汽车电池原理及控制教学而开发的专用实验设备,要求包括电池组模块、BMS电池采集模块、BMS电池主控模块、模拟负载模块、模拟热管理模块、绝缘电阻测量模块、高压互锁模拟模块等,要求可用于汽车高压系统电路学习、汽车电池数据测量读取(包括电压测量、电阻测量、SOC测量、SOH测量、内阻测量等)、汽车电池热管理等。
2.产品组成要求:
需至少包括继电器、加热膜、散热风扇、18650锂电池、电源、充电器、霍尔电流传感器、温度传感器、DCDC、预充电阻等。
3.产品功能要求:
(1)一体机要求可显示SOC、剩余里程、SOH、充放电功率、绝缘电阻值、温度、均衡情况、模组电压以及如电池电量低等报警。
(2)要求有防电池反接保护和报警,有防电池组短路保护、断路提醒。
(3)要求有热管理功能,能根据温度判断当前散热或加热以及散热或加热程度。
(4)要求能计算SOC值、SOH值。
(5)惠斯登电桥法计算绝缘电阻值。
(6)大功率模式下测量电池内阻。
(7)能进行上下电包括预充操作。
(8)能采集各个模组电源并根据不同模组电压进行均衡。
4.技术参数:
(1)电池组:三元锂电池,单体容量≥2800mAh,充电倍率≥0.7C,放电倍率≥3C,7个单体串联组成一个模组,2个模组并成电池组,电池组额定电压25.9V,容量≥5600mAh。
(2)工作电源:AC220V 50HZ,240W电源,自带保险丝品字插座
(3)外形尺寸:≥525*375*200mm
(4)控制器:高性能32位ARM Cortex-M4内核的微控制器,支持SimuLink编程。★要求控制器开源并提供模型截图附于标书内。
(5)电流传感器量程±10A
(6)温度传感器:10K的NTC
(7)充电器-先恒流充电,再恒压充电
(8)预充电流最大5A
5.实验项目要求:
1)simulink支持库安装实验
2)高压互锁信号输出控制实验
3)继电器控制实验
4)高压互锁信号采集实验
5)温度信号采集实验
6)电流信号采集实验
7)电池电压测量实验
8)绝缘电阻测量实验
9)“CANdb++”使用实验
10)CAN协议解析实验
三、 电机标定与测试模块
1.产品需求概述
新能源汽车电机标定与测试系统实验箱要求是一款能进行新能源汽车电机标定及性能测试的专用实验设备,需包括电机模块、电机扭矩传感器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功率分析模块、开源电机驱动器模块等,本实验台要求可用于电机控制器基本操作及功能学习、电机性能测试、电机控制参数优化、电机控制算法验证等。
2.产品组成要求
(1)传感器和执行器:永磁同步电机,电流传感器、正交编码器、旋变变压器等;
(2)被测电机:永磁同步电机,额定电压24V,额定功率100W;
(3)开源控制单元(DSP单片机性能不低于TMS320F28335):可控制永磁同步电机运行,并支持制动能量回收;
(4)要求采用DSP芯片核心板;
(5)上位机要求可显示传感器值、执行器状态、控制器状态、故障诊断状态;
(6)要求配备“整车控制检测与开发实验箱”和“电池管理系统检测与开发实验箱”对接口,支持联合调控;
(7)要求配备独立的供电设备,支持独立使用;
(8)微型测功机要求使用永磁同步电机,额定电压≥24V,额定功率≥200W。
3.功能要求
(1)要求开源逆变器电桥;
(2)要求可根据设置路况,测功机施加车辆阻力,完成车辆动力学模型实验。电力测功机采集系统软件须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要求提供权威部门出具的知识产权证明文件;
(3)要求根据转速与扭矩的关系绘制电机外特性曲线;
(4)要求ABZ相传感器检测电机位置;
(5)要求支持深入研究永磁同步电机FOC控制硬件原理、算法代码、开源FOC算法验证;
(6)需支持电机控制芯片DSP的学习-目前电机控制芯片的主流产品;
(7)上位机需支持对查看消耗的电量、制动能量回收产生的电量、电机输出的机械功,支持对二次开发的电机控制器进行测试,例如:SVPWM算法测试,FOC算法的测试,标定电流环、转速环、扭矩环的PID,支持车辆模型模式,输入车辆行驶环境、测试最大爬坡度、最高车速、FTP75工况等;
(8)采用C代码编程,需支持标定PID参数,支持对SVPWM测试、支持直轴、交轴电压环控制电机转动、支持直轴、交轴电流双闭环控制、支持扭矩闭环控制、支持转速闭环控制,★参数标定需采用支持CCP协议的正版标定软件,要求提供权威部门出具的知识产权证明文件;
(9)需支持与“新能源整车控制实验模块”和“电池管理系统模块”联合运行;
4.技术参数要求
(1)被测永磁同步电机,额定电压≥24V,额定功率≥100W,额定转速≥3000RPM,≥4对极,带有ABZ相编码器;
(2)测功机:额定电压≥24V,额定功率≥200W,额定转速≥3000RPM,≥4对极,带有霍尔位置编码器,扭矩传感器:量程≥-5~5NM,精度不低于:0.2%FS;
(3)开源电机驱动器:单片机DSP性能不低于:TMS320F28335,车规级芯片,主频≥150MHz,利用光耦信号电源与驱动电源信号隔离,双MOS驱动,支持最高驱动电压≥50V,电流≥20A;
(4)上位机:配置不低于i5-3代,≥8G内存,≥64G存储空间,≥10寸可触摸屏幕,自主开发,支持测试电机MAP特性、支持运行时直轴、交轴电流、三相电流、直轴电压、交轴电压、电机电气位置、扭矩、转速等曲线展示。
(5)为保证上位机的实时处理,需配置运行于Windows下的正版实时操作系统插件(★需提供实时操作系统厂家授权证明装订于标书内),参数需满足以下要求:
①频率20kHz的高精度实时定时器;
②可实现实时自动化、实时快速捕捉图像、实时进行工业图像处理;
③通信速度,最高10Gbit/s;
④需具备实时的Flexray、CAN/CAN-FD和LIN通讯;
⑤可支持PCI、PCIe和PCMCIA卡,USB设备,串行COM接口(UART);
⑥代码可至少满足执行支持C/C ++和Delphi(需要生成本地代码);
⑦需提供通过在线激活或USB加密狗提供保护;
5.实验项目要求
1)电机旋转磁场测试实验;
2)最高车速测试实验;
3)30min最高车速实验;
4)坡道起步能力试验;
5)加速性能实验:
6)电机参数调整实验;
7)电机负载测试实验;
8)微控制器基础实验;
①电机控制器开发环境搭建;
②微控制器基本操作(如IO\CAN\中断);
③电机控制器CAN总线数据采集实验;
9)电机控制算法实验
①电机FOC控制实验
②三相电机PID控制实验

1
2
线控转向与行驶教学实验平台
1、产品需求概述
线控转向与行驶教学实验平台要求在汽车转向系统及行驶系统的基础上进行改装。增加一些汽车部件将集成后的线控转向系统及行驶系统置于实验台架上。线控转向与行驶教学实验平台要求可以与专用的线控转向研究测试软件联合使用,不仅可以实现线控转向的原理介绍、结构展示、故障诊断功能,还可以结合仿真环境进行线控转向控制、LKA算法及ACC算法的验证与二次开发。
2、产品组成要求
需包含实训台架、空气悬架、转向控制器、角度传感器、扭矩传感器、电动助力转向管柱、充气泵,空气悬架高度调节系统,电路测量面板、故障设置系统等。
3、功能要求
(1)原理介绍:介绍线控转向控制原理及功能。
(2)结构展示:要求能够展示线控转向系统组成结构。
(3)信号检测:要求将线控转向系统主要传感器及执行器电路引至检测面板,设置相应检测点,可通过万用表直接测量相应电路信号。
(4)故障诊断与考核:要求提供故障设置及复原功能,并通过观察现象或者专用检测仪器检测和排除故障。
(5)参数标定:需支持对线控转向系统的关键参数进行标定实验。
(6)功能测试:线控转向研究测试软件要求可通过CAN总线读取转向控制器的反馈报文数据,也可由上位机下发CAN报文控制指令到转向控制器,从而控制转向系统实现虚实联动。软件以数据、曲线等形式进行线控转向系统的测试。★需提供软件界面截图
(7)虚拟仿真:软件要求可完成LKA及ACC仿真场景搭建,现有及二次开发算法仿真验证实验。软件可下发CAN报文控制指令到转向控制器,从而控制转向系统实现虚实联动。★需现场演示软件相关功能
(8)二次开发:实验台要求开源线控转向系统、LKA控制算法及ACC控制算法,支持进行二次开发实验。
4、技术参数要求
(1)线控转向系统:控制执行精度,≤±2°;转向速率,>250°/S 。控制器主芯片要求采用飞思卡尔汽车级芯片。要求提供控制模式、转向角、转向速率等控制接口,并可准确执行控制指令,提供实时转向角、转向速率、驾驶模式、故障信息等信息反馈;需支持人为干预退出机制;具备故障诊断机制,实时监测系统工作状态,具备欠压,过流,过热等保护功能;
(2)线控转向系统教学软件:软件要求集成故障设定与诊断、功能测试、参数标定和功能仿真功能。其中故障诊断与排故软件可设置故障点需至少包含扭矩传感器故障、角度传感器故障、转向电机故障、空气悬架故障、线控转向故障等。实验台可通过故障模拟软件系统设置故障点。
5、实验项目要求
线控转向系统的结构认知实验
线控转向系统的工作原理认知实验
线控转向系统的装调实验
线控转向系统的标定实验
系统故障诊断与排故实验
LKA功能仿真验证与二次开发实验
ACC算法验证与二次开发

1
3
线控制动教学实验平台
1、产品需求概述
线控制动教学实验平台要求将制动系统等装置集成于实验台架上。线控制动实验平台要求可与线控制动研究测试软件联合使用,不仅可以实现线控底盘的原理介绍、结构展示、装配、故障诊断和数据检测功能,还能够进行AEB、ACC控制算法验证与二次开发。★为证明技术实力,需提供线控制动相关的经国家权威部门认可的开发证明文件复印件
2、产品组成要求
平台需包含实训台架、串联式制动主缸、机电式制动助力器、前盘后鼓制动系统、机械式制动踏板、制动踏板位移传感器、电路测量面板、故障设置系统和线控制动研究测试软件等。
3、功能要求
(1)原理介绍:介绍线控制动控制原理及功能。
(2)结构展示:要求清晰展示线控制动系统组成结构。
(3)信号检测:要求将线控系统主要传感器及执行器电路引至检测面板,可通过万用表直接测量相应电路信号。
(4)故障诊断与考核:要求配备故障设置及复原功能,并通过观察现象或者专用检测仪器检测和排除故障。
(5)参数标定:可以对线控制动系统的关键参数进行标定实验。
(6)功能测试:线控制动研究测试软件可通过CAN总线读取制动控制器的反馈报文数据,也可由上位机下发CAN报文控制指令到制动控制器,从而控制制动系统实现虚实联动。软件以数据、曲线等形式进行各线控制动功能的测试★需提供软件界面截图。
(7)软件仿真:软件可完成AEB、ACC仿真场景搭建,现有及二次开发算法仿真验证实验。软件也可下发CAN报文控制指令到制动控制器,从而控制线控制动实现虚实联动。★需现场演示软件相关功能
(8)二次开发:要求开源AEB控制算法及ACC控制算法,支持进行二次开发实验。
4、技术参数
(1)线控制动系统:线控制动系统总成是基于IBooster制动系统总成改制,提供制动压力信号、制动踏板位移传感器信号。
响应时间:≤200ms;制动精度,≤1MPa。采用高可靠性汽车级Freescale 处理芯片 ECU和连接器。线控制动提供控制模式、踏板开度等控制接口,并可准确执行控制指令,提供实时电子制动踏板开度、物理制动踏板开度等信息反馈;支持人为干预退出机制。
(2)制动控制器参数:采用快速原型控制器,控制器尺寸:194*162*37.3,处理器采用MC9S12XEP100,采用 90PIN 汽车连接器,具有丰富的资源接口,8 路 32V 模拟量输入,8 路 5V 模拟量输入,2 路模拟量输出,0-10V ,可调 50mA 电源源,+8.5V、+10V、+14.5V、+16V 四种可 调电压 ,4 路频率\时间测量输入,支持可调触发电平,电压测量、 支持 110 欧姆、1.8K 欧姆、10K 欧姆下拉,10K 欧姆上拉(5V) ,3 路 10K 欧姆下拉数字量输入,3 路 10K 欧姆上拉(5V)数字量输入,8 路数字量输入,3 线 RS232 串口 1,3 线 RS232 串口 0 ,RS485 接口,CAN 接口2路,LIN 主机接口,8 路 2A 低边功率开关,8 路 2A 高边功率开关,4 路 2A 底边 PWM 功率输出,4 路 2A 高边 PWM 功率输出,4 路 2A 电流测量,点火开关、支持一键开关机。
(3)线控制动教学软件:软件集成故障设定与制动、功能测试、参数标定和ADAS功能仿真功能。其中故障诊断与排故软件可设置故障点包含制动位移信号故障、压力传感器故障、通信故障等。
(4)软件功能测试可完成AEB功能测试实验,软件也可下发CAN报文控制指令到制动控制器,从而控制制动实现虚实联动。
5、实验项目
线控制动系统的结构认知实验
线控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认知实验;
线控制动系统的装调实验
线控制动系统的标定实验
系统故障诊断与排故实验;
自动紧急制动仿真实验

1
4
智能网联整车研发平台
1、产品需求概述
智能网联整车研发平台要求在线控底盘基础上进行上装及各类传感器集成,可作为单车智能及车路协同测试的功能验证平台。实验平台要求加装设计有防撞梁、快速急停开关,整套可靠的安全机制可有效保证教学实验的安全。需采用组合导航系统与高精地图融合定位方式进行智能驾驶车辆的定位,应开发系统线控协议,智能驾驶算法需开源,可以支持智能驾驶及车路协同功能二次开发,能够辅助开发人员聚焦算法,快速进行智能驾驶功能的开发与测试。
2、产品组成
平台组成需至少包括改装的线控底盘车、感知传感器、高性能工控机、开发辅助配件和智能驾驶平台等。
(1)线控底盘车(改装):需集成车规级的锂动力电池、电池管理系统、单电机后桥驱动系统、电机前桥转向系统、底盘控制器、电气系统及CAN网络通讯系统等,需集成封闭式仿车形钣金车身上装结构,车身应设置有传感器安装及调整支架,框架结构外围配备防撞梁及缓冲胶圈;
(2)感知传感器:需至少包括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单目视觉摄像头、环视视觉摄像头、组合导航系统和车载OBU装置;
(3)高性能工控机:预装Ubuntu系统及各种自动驾驶算法辅助插件,配置可满足自动驾驶复杂算法的运行。
(4)开发辅助配件:需包括人机交互终端、无线键鼠、连接线束和安装调试工具等;
(5)智能驾驶平台:应具备自动路径跟踪,遇障碍物主动刹车,遇障碍物主动避障,自动转向,紧急制动,人工操作接管,毫米波雷达监测,激光雷达建图、融合定位等一系列功能。
3、功能要求
(1)本实验系统完全参照实车级配置进行加装传感器,可完美支持各种智能驾驶的装调实训训练需求,有助于提高智能网联车辆的装调操作技能;
(2)底盘车辆具有线控化、一体化、高集成度、高可靠性等特点,且提供线控DBC文件;
(3)实验系统车辆将数据链路拓扑设计为车辆底盘-整车控制器-自动驾驶处理器三层安全结构,并以遥控控制为最高优先级,从而保证遥控器可主动接管线控控制并抱闸驻车;
(4)实验系统在车身结构上设计有急停开关,可在所有安全控制机制失效情况下快速断开电力供应,从而保证绝对可靠的安全补救措施;
(5)传感器系统针对自动驾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进行系统冗余设计,各检测区域设置有2种以上不同类型传感器,在重要的倾向区域布置多个传感器;
(6)实验系统配备可视化的传感器装调及标定人机交互界面软件,大大提高自动驾驶装调与标定的可操作性,避免了纯代码式标定对操作者基础的要求;
(7)传感器装调及标定人机交互界面软件包含激光雷达、摄像头、毫米波雷达、360全景、超声波雷达、组合导航、虚拟仿真等模块,各模块可针对各种传感器进行参数配置、标定及功能测试;
(8)一车多用,实训科研一体,要求基于ROS2平台,autoware架构,支持快速算法验证;自主高精地图绘制,支持全局路径规划和局部路径规划;多传感器融合感知、定位,保障实验的冗余安全设计
(9)智能驾驶平台将各种智能驾驶功能封装成可视化的操作界面,方便操作者快速了解并使用智能驾驶系统进行功能测试及性能验证;
(10)平台要求可实现组合导航与高精度地图的融合定位算法,保证车辆的可靠定位;
(11)智能驾驶平台要求进行控制算法开源,支持用户二次开发;
(12)整体系统功能完善,开源代码标注清晰,可大大提高学习及开发效率。
4、技术参数要求
(1)线控底盘车参数要求
序号 组成部分 技术参数
1 整车 汽车级别:低速车辆
  能源类型:纯电动
  车辆规格:≥1740*1040*436mm(含上装车身无传感器)
  上装支架:钣金喷塑结构
  整车质量:200kg,最大承重≥300kg
  离地间隙:≥100mm
  最大车速:≥15km/h
  续航里程:≥30km
  爬坡能力:≥30%
  底盘结构:前后双叉臂
2 车架及悬架系统 车架形式:桁架式高强度车架
  悬架形式:双叉臂独立悬架
  减震形式:筒式减震器(弹簧阻尼集成/刚度可调)
3 线控驱动/制动系统 驱动方式:后轮单电机驱动
  控制方式:转速
  额定功率:≥2kW
  额定电压:48V
  额定转速:2500 rpm
  速度反馈误差:±0.1 m/s
  制动方式:利用电动液压制动(行车制动)
最大制动压力:5Mpa
          电磁刹抱闸制动(驻车制动)
4 线控转向系统 转向形式:前桥阿克曼转向
  左右内轮转角:-22~22°
  最小转弯半径:≤3.3m
  控制方式:位置
  额定功率:≥220W
  额定电压:12V
  响应时间:<100ms
  控制精度:±1°
  系统具有过载保护
5 底盘控制系统 底盘ECU:车规级ECU
  通讯方式:CAN通讯
  开发环境:C语言
  主处理器:性能不低于MC9S12XEP100
  CAN 通道:≥2 路
  车规级通信协议及DBC文件,支持遥控器人工接管
6 动力电池系统 形式:车规级磷酸铁锂动力电池
  额定电压:≥48V
  额定电流:50A
  电量:≥3.8kWh
  电池箱防水等级:不低于IP67
  BMS系统:需具备过充、过放、短接、高温等保护通讯接口:支持CAN总线方式
要求可读取电池主要参数:包含且不少于剩余电量、实时电流、当前电压、当前温度等
7 其他 安全性:需具备车身急停(急停开关与触边条)和远程急停开关,能够紧急制动
  供电接口:不少于12V/1个(500W);
(2)感知传感器参数要求
组成部分 技术参数 数量
激光雷达 线束:≥16线
波长:≥905nm
UDP数据包:三维空间坐标、反射强度、时间戳等
激光等级:class 1人眼安全
精度:Up to ±2cm (典型值)
时间同步:$GPRMC with 1PPS
测距:≥150m(80m@10% NIST)
出点数:~300,000pts/s(单回波模式)  ~600,000pts/s(双回波模式)
垂直视场角:30°
垂直角分辨率:≤2°
水平视场角:360°
水平角分辨率:≤0.1°/0.2°/0.4°(5Hz/10Hz/20 Hz)
转速:300/600/1200rpm (5/10/20Hz)
输入电压:9-32 VDC .
产品功率:12W (典型值)
防护安全级别:IP67
操作温度:-30°C ~ +60°C
规格:φ109mm *  H80.7 mm ≥1
前向毫米波雷达 探测距离:远距: ≥0.20...170m@0...+4”,0.20...120m@+9°
近距: ≥0.20...70m@0...+9”,0.20...40m@t45°
距离测量分辨率:0.40m (170m距离内自与速度较大时为0.75m);
距离测量精度:土0.10m (170m距离内自身速度较大时为0.20m)
水平展开角:远距: -9.0°...+9.0°;近距: 45°...+45°
垂直展开角:18°(6dB)
波束水平宽度(3dB):远距波束: 4.6°@0”,近距波束: 9.2”@0°...13.0 @+45°
水平方位角分辨率:远距: ≤3.3”:近距: 6.6”@0°...9.3 @+45”
水平方位角精度:远距:≤ 0.1°@+6°...0.2%0+9%:
近距: 0.6°@0°...2.0%@+45e
速度测量范围:400 km/h...+200 km/h
速度分辨率:0.28 km/h
测速精度:+0.1 km/h
敏感度 (RCS最小值@x m) :远距: 10m@170 m;
近距: 1m'@40 m & 0°....45°
工作循环时间:大约50ms (含一次近距和一次远距测量)
天线通道/原理:6个通道=近距2发2收 + 远距2TXJ1RX+远距2RX+/数字波束形成 ≥1
超声波雷达 1、数量:前后至少各四个超声波探头
2、探测距离:≥0.3~2.5M(+/-5CM)
3、PVC灵敏度:≥0.8-1.2M
4、超声波探头:2.5M,连接线为防水插接
5、超声波频率:≥40KHz
6、额定工作电压:12VDC
7、正常工作电压范围:9V~16VDC
8、额定工作电流(12V时):10~40mA ≥1
单目摄像头 传感器尺寸:≥1/2,CMOS;
有效像素:≥300 万;
色彩:彩色;
像元尺寸:≥3.2x3. 2um;
滤光片:≥650nm滤光片;
信噪比:≤43dB;
动态范围:61dB;
曝光时间:50. 8us-3329ms;
曝光控制:自动/手动;
白平衡:一次白平衡/手动;
可编程控制:分辨率、GAMMA、对比度、曝光、增益和ROI等;
数据接口:USB2.0;
镜头接口:C接口。 ≥1
环视感知模块 1.鱼眼摄像头*4 (FOV≥170°,≥720P AHD)
2. ≥4路720P AHD全实时视频采集卡 ≥1
高精度组合导航 高精度组合导航要求内置高精度 MEMS陀螺仪与加速度计,支持外接里程计信息进行辅助,借助新一代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精确性和动态性,实时提供高精度的载体位置、姿态、速度和传感器等信息,良好的满足城市峡谷等复杂环境下长时间、高精度、高可靠性导航应用需求。
2.产品特点
(1)车规级设计
(2)要求采用2.5度零偏的高精度陀螺和加速度计。完善的组合导航算法,提供准确的姿态和厘米级位置信息
(3)最高支持 100hz数据更新率
(4)需支持外接里程计
(5)要求采用内部减震技术,振动和冲击适应性强,可靠性高
3.技术参数
3.1系统精度
姿态精度:0.1°(基线长度≥2m)
定位精度:单点L1/L2:1.2m;DGPS:0.4m;RTK:1cm+1ppm
数据更新率:100Hz
初始化时间:1min
3.2 IMU性能指标
陀螺类型:MEMS
陀螺量程:±500 º/s
陀螺零偏稳定性:2.5°/h
加速度计量程:±8g
加速度计零偏稳定性:3.6ug
3.3外部通讯接口
2×RS232,1×RS422,1×CAN,1×RJ45,1×PPS,1×电源接口,2×GNSS天线接口
3.4电气特性
输入电压9~36V DC(标准适配12V DC)
功耗<5W(典型值)
3.5组合导航系统性能要求
中断时间 定位模式 位置精度(m) 速度精度(m/s)
  水平 垂直 水平 垂直
0s RTK ≤0.02 ≤0.03 ≤0.02 ≤0.01
10s RTK ≤0.30 ≤0.15 ≤0.05 ≤0.02
60s RTK ≤3.80 ≤1.50 ≤0.22 ≤0.06
 ≥1
车载OBU 单电源电压:2.8V至3.6V
数据传输速率:≥110kbit/s、850kbit/s和6.8Mbit/s
工作频率:≥3.5~6.5GHz,≥6频段
发射功率:≥-14dBm/-10dBm
发射功率密度:< -41.3dBm/MHz
支持数据包大小:1023字节
通信距离:视距300米
工作电压:12V
平均功耗:≤10W
工作温度:-40℃ ~ +85℃
存储温度:-40℃ ~ +85℃
工作湿度:10% ~ 95% 无凝露
尺寸:≥48mm*204mm*120mm
质量:700g(不含天线)
天线:≥3.7-6.7/G全向玻璃钢天线
底座:射频连接线吸盘
插头:车规级插头
通讯内容:不少于红绿灯状态、红绿灯计时、红绿灯控制指令、车速、车辆状态、车辆距离、车流量等。
V2X协议:需支持国内最新标准,支持《合作式智能运输系统车用通信系统应用层及应用数据交互标准》(TCSAE 53-2017)和合作式智能运输系统车用通信系统应用层及应用数据交互标准(第二阶段)CSAE157-2020中的消息集。
车载安全应用:需支持《合作式智能运输系统车用通信系统应用层及应用数据交互标准》(TCSAE 53-2017)和CSAE 157-2020 合作式智能运输系统车用通信系统应用层及应用数据交互标准(第二阶段)的部分场景应用。 1
(3)智能驾驶系统
平台要求搭载基于ROS2架构的智能驾驶系统,并将各种智能驾驶功能封装成可视化的操作界面,方便操作者快速了解并使用智能驾驶系统进行功能测试及性能验证;可实现组合导航与高精度地图的融合定位算法,保证车辆的可靠定位;要求可实现激光雷达和相机标定及数据融合功能,能把雷达数据和摄像头数据进行投影融合,得到障碍物的ID、类别、距离和速度信息,并进行动态展示。
1)支持3D SLAM精细地图和大地图构建,要求能实现整个校园一次建图。
2)要求支持3D 精细车道线绘制,构建车辆行驶环境。
3)自主研发智能驾驶系统,教学版采用模块化教学,对复杂的智能驾驶系统层层解剖,简化教、学过程,学生轻松掌握系统架构。同时,系统支持算法计算结果“一键出图”和结果数据自动存储,实现轻松教学、科研。
(4)工控机:要求采用Intel Core™ i7 CPU, ≥16G内存,≥512G SSD,≥6GB显存,≥2*CAN接口,≥3*LAN, ≥6*USB3.1,多路PCle标准插槽,支持多种高速扩展接口模块,GPU模块高效风冷散热设计。为保证工控机感知数据的实时处理,需配置运行于Windows下的实时操作系统插件,参数需满足以下要求:
①配备运行于Windows下的Kithara实时操作系统,要求具备硬实时性能,所配备Dedicated功能模块实现不高于1μs定时周期,抖动误差小于0.1μs,且不影响Windows下的其他软件运行;
②硬件支持支持PCI、PCIe和PCMCIA卡,USB设备,串行COM接口(UART),并可运行在实时操作系统下;
③要求支持汽车总线通讯,提供Flexray、CAN/CAN-FD和LIN通讯驱动;
④要求包含工业设备自动化总线驱动程序,包括EtherCAT、CAN/CANopen和Profibus,最高可支持10Gbit/s的网络通信;
⑤EtherCAT模块要求通信周期不高于50μs,并提供开发辅助软件如Master Monitor for EtherCAT,要求支持分步时钟DC以及工厂自动化协议EAP;
⑥可在Windows下实时数据采集,支持不少于255个下位机设备连网,且可对应不低于255个响应优先级;
⑦为保证后期的功能扩展,系统自带的机器视觉模块要求具备图像采集接口支持GigE Vision和USB 3 Vision,要求支持机器视觉库至少包括OpenCV和Halcon,要求Kithara系统实时视觉性能达到2ms的处理能力;
⑧要求在windows下同时实现机器视觉和高速实时以太网通讯,从而保证系统在实时视觉和数据通讯的同步精度,即机器视觉模块要求和采集控制模块能够一体化运行(无需外扩机器视觉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从而保证视觉识别和动作执行的实时性;
⑨提供配置工具以及动态链接库,用户能够在标准PC硬件上采用Windows下的通用编程平台进行应用程序编程,至少支持C/C ++、Delphi和LabView语言(需要生成本地代码,并在实时系统上运行,可以支持二次开发功能,保证用户能够进行功能升级);
⑩要求自带丰富的功能接口和应用例程,缩短二次开发时间;
⑪★实时操作系统需为经过厂家授权的正版软件,授权证明资料需要装订于标书内以供核查。
⑫为保证数据安全,需采用加密狗进行保护。
(4)人机交互终端:要求采用金属外观材质,≥15.6英寸,16:9,1000:1对比度,≥1000cd/m2亮度,5ms响应速度,自带电容式触摸屏,支持壁挂。
5、实验项目要求
传感器认知实验
环境感知传感器装调与标定
基于视觉的目标检测实验
组合导航定位实验
毫米波雷达障碍物检测实验
超声波雷达障碍物测距实验
激光雷达障碍物检测实验
激光雷达与相机融合标定、检测实验
激光雷达与毫米波融合标定、检测实验;
激光雷达、相机及毫米波雷达融合标定、检测实验
NDT定位算法实验
全局及局部路径规划算法实验
基于纯跟踪策略的智能车辆横向控制实验
基于MPC策略的智能车辆横向控制实验
基于PID策略的智能车辆纵向控制实验
数据采集及分析实验
自动驾驶算法二次开发实验
智能网联系统故障检测与排除

1
5
车路协同路侧平台
1、产品需求概述
车路协同路侧平台要求采用雷视融合、边缘计算、5G-V2X通信等核心技术,实现局部道路信息实时采集、回传、本地计算、策略判断、本地控制等功能。感知信息可通过PC5接口实时下发至车侧,并通过Uu或光纤上传至云控平台。平台软件内置高精地图,支持对交通参与者的精准定位与监测;使用本平台可开展安装、标定、调试、二次开发等实验项目。
2、产品组成要求
平台组成需至少包括由智慧路灯杆、边缘计算系统、相机、激光雷达、红绿灯、组合导航、基站等组成。内置存储高精地图,支持对车辆的精准定位与监测;支持用户对路侧单元进行安装、标定、调试。
3、功能要求
(1)智慧路灯杆高度要求可自主调节,可支持相应的安装调试实验;
(2)配备道路环境感知系统采用相机与激光雷达融合技术,可实现对障碍物的类型、距离等关键信息的实时采集与提取;★需现场视频演示该功能
(3)要求设置边缘计算单元,边缘计算盒子可以在设备上运行本地计算、消息通信、数据缓存等功能的工业智能网关,可在无需联网的情况实现设备的本地联动以及数据处理分析,接口丰富,支持海量连接,数据采集和数据清洗,支持MQTT协议,支持多种工业通讯规约,支持web配置方式,支持云端远程配置。边缘计算盒子聚焦实时、短周期数据的分析,能够更好地支撑本地业务的实时智能化处理与执行。由于边缘计算盒子距离用户更近,在边缘节点处实现了对数据的过滤和分析,因此效率更高。在进行云端传输时通过边缘节点进行一部分简单数据处理,进而能够设备响应时间,减少从设备到云端的数据流量;
(4)要求搭载工业级边缘计算网关系统,支持全网通网络,可兼容多设备传感器入网;
(5)设备配备齐全,设置有红绿灯设施,可采用手动方式和指令方式对信号进行调节,高度支持自主调节,集成的高清大屏支持对相关信息的可视化显示。
(6)要求采用摄像头和激光雷达融合感知技术,感知周边交通参与者类型、位置、速度、加速度、航向等信息,提供算法DEMO,支持二次开发
(7)产品通信距离视距≥300米,通信速率≥31.7Mbps,要求具备自组网功能
(8)要求支持《合作式智能运输系统车用通信系统应用层及应用数据交互标准》第一阶段全部场景和第二阶段部分场景,提供部分场景算法DEMO,所有场景支持二次开发
4、技术参数
序号 组成部分 技术参数 数量
1 智慧灯杆 散热技术:蜂窝式散热技术
工作环境温度≥:-40℃-50℃
灯杆高度:≥3-4米可调
色温:4000K-6000K色温可选
工作环境温度:-40℃-50℃
工作环境湿度:10%-90% ≥1
2 边缘计算设备 处理器:Intel Core i7-13700F
操作系统:嵌入式linux
内存:≥32GB
显卡:性能不低于1660Super
存储:≥500GB
视频解码能力:≥960fps 1080p(32路1080P@30FPS)
视频编码能力:≥50fps 1080p(2路1080P@25FPS)
图片编解码能力:≥480张/秒 1080P
网口:10/100/1000Mbps自适应*5
USB:USB3.0 *2
显示:HDMI *1
供电:直流12V
工作温度:-20℃ ~ +60℃(具体根据配置而定)
湿度:10%~90%,无凝结 ≥1
3 红绿灯 工作电压:AC220V±44V 50HZ±2
功率:≦12W
波长:红色625nm 黄色590nm 绿色505nm
环境湿度:-40℃-70℃
相对湿度:≦93%
可视角:≧35度
可视距离:≧1000m 1
4 RSU 环境温度:-40~85°C
相对湿度:<95%(+25C)
大气压力:80kPa~106kPa
通讯方式:单点、广播
通信制式:超宽带
通讯内容:应不少于红绿灯状态、红绿灯计时、红绿灯控制指令、车速、车辆状态、车辆距离、车流量等。
V2X协议:需支持国内最新标准,支持《合作式智能运输系统车用通信系统应用层及应用数据交互标准》(TCSAE 53-2017)和合作式智能运输系统车用通信系统应用层及应用数据交互标准(第二阶段)CSAE157-2020中的消息集。
接收灵敏度:-97dBm
覆盖范围:>300m
传输带宽:110Kbps、850Knps、6.8Mbps
范围内收包率:>=99%
供电:DC 6- 17V
整机功耗:<=6W
外部接口:CAN/RS485/RJ45  
天线接口:4G*1、WIFI*1、UWB*2
光纤接口:100Base-FX口(SC/ST接口)
接口支持:485、CAN、4G
无线wifi频率范围:(2401~2423)MHz
采用标准通讯协议
发射功率:0.001mW~10mW
定位方式:TOA定位、TDOA定位
安装方式:要求采用螺钉安装、胶粘方式
车载安全应用:需支持《合作式智能运输系统车用通信系统应用层及应用数据交互标准》(TCSAE 53-2017)和CSAE 157-2020 合作式智能运输系统车用通信系统应用层及应用数据交互标准(第二阶段)的部分场景应用。 1
5、实验项目要求
智慧路侧设备认知实验(结构、功能)
传感器装调、标定实验(激光+相机)
信号灯装调测试实验(接线+调试+测试)
激光雷达与相机融合标定与测试
V2X通信性能测试实验
V2X绿波车速引导实验
V2X盲区检测预警实验
智慧路杆系统故障诊断与排故实验(传感器、信号灯、通信端)
激光雷达与相机融合算法二次开发实验(算法替换)

1
6
车路协同云控平台
1、产品功能概述
本平台利用路侧终端获取车辆数据、驾驶行为、交通路况等信息,弥补摄像头、雷达等车载传感器视距的不足,提高车辆在交叉口、恶劣天气等特殊条件下的感知能力。同时可识别周边交通参与者状态,监控红绿灯变化,加载PCD点云高清地图,并根据实时上传的车辆行驶轨迹在点云地图上模拟车辆行驶。通过云平台使车载端、路侧端实现信息交互,完成车辆调度、远程启动、远程诊断(清除)故障、路侧设备管理、视频实时传输播放。通过数据实时分析,提供多元化的应用服务,有效保证交通安全,提高通行效率。
2、产品组成要求
车路协同云控平台组成需至少包括大屏幕数据显示系统、操作台和云控软件,其中云控软件包括身份认证、OTA升级、远程启动、远程诊断、数据分析和路侧设备六大管理模块。
3、功能要求
(1)可实时监控智能网联汽车的运行状态,包括:地图信息、车辆位置信息、运行速度、电池电量、传感器运行状态等,并对信息进行处理分析判断。
(2)支持对线控车辆的云端控制,包括车速、转向、制动和启停等。
(3)能实时监控路侧单元信息,包括车辆位置信息、激光雷达与相机融合结果、各传感器运行状态、红绿灯信息等。
(4)支持对智能网联汽车和路侧单元的网联通信,从而实现智慧车联网系统的功能演示与验证。
(5)需具备故障分析检测的功能,远端控制中心实时检测车辆状态信息,可及时快速的查找异常数据,定位故障点并进行警报显示,支持远程进行故障清理。如车辆电池电量过低、传感器运行故障、运行位置超出道路测试范围等异常现象。
(6)要求搭载OTA系统,支持远程下载、升级数据包与车辆信息管理,支持终端鉴权认证。
(7)要求可远程进行路侧设备管理,通过网联化参数可实现对红绿灯、传感器、交通环境信息的显示与参数设置,实现路侧相关设备的远程检测与控制。
4、实验项目要求
(以下项目需要本产品结合智能网联整车和车路协同路侧平台共同实现)
云平台数据库配置与调试实验(软件架构、数据库讲解、通信测试)
基于高精地图的车辆调度实验
智能网联车功能包OTA在线升级
车辆状态数据远程实时读取
车辆远程诊断与维修

1
7
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开发平台
1.产品需求
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开发平台要求以原厂电动汽车动力总成为基础,通过替换电机控制器和整车控制器,并进行系统调试实现系统可靠运行。实验台配置电控信号检测系统、故障模拟系统,实现从理论教学到实验操作全覆盖,与此同时替换的电机控制器和整车控制器对用户开源,可供用户进行电机驱动控制、整车协调控制等方面的研究。实验台可以与动力电池管理系统开发与测试平台和新能源汽车性能测试平台在软硬件层面上进行无缝连接,从而搭建一套新能源汽车系统,可支持新能源三电系统联调联试。
2.产品组成要求
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开发平台组成需包括:动力电机、开源电机控制系统、开源整车控制器、仪表、动力线束、加速踏板、制动踏板、点火开关、档位器等。
3.产品功能要求
1)实验台架要求采用国标铝型材制作而成,结实耐用,可满足动力系统运行需求。
2)配备铝合金检测台架,可供实时测量控制电路中的运行参数,便于分析。
3)实验台采用和HIL相同的故障注入方式进行故障模拟与排故考核。
4)实验台配备需总线数据采集系统,可将数据采集并显示,需配备CAN分析仪及分析软件,分析软件功能完善、操作简单、性能优越,界面简洁美观。分析软件提供波形图、数字量波形、仪表、数值、进度条等多种观测方式对CAN总线数据进行观测。
5)实验台需开源MCU控制器并配备C代码及控制模型。
6)开源VCU整车控制器配备全套模型代码,可供学习并深入分析整车控制逻辑使用。
7)开源控制器配备全套的研究开发资料,可有力辅助研究人员极大地减少基础研究耗费时间及精力,★需提供配套资料目录及控制器通信协议附于标书中。
8)实验台既可使用单独电池包供电,也可使用动力电池管理系统开发与测试平台供电。
9)实验台使用动力电池管理系统开发与测试平台供电时还可结合新能源汽车性能测试平台进行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联调联试研究实验。
10)实验台与其他台架连接时采用汽车级快速插接器,可保证实验操作简单便捷。
4.技术参数要求
1)整车控制器:要求采用PPC系统32位或16位芯片;基于Matlab/Simulink/Stateflow开发环境,RTW编译环境;CAN接口≥2路,RS485接口≥1路;LIN接口≥1路;RS232接口≥2路;模拟量输入≥10路:5V模拟量输入≥5路,32V模拟量输入≥5路;数字量输入≥14路:可配上下拉数字量输入通道;PWM控制输出≥8路:≥4路2A高边脉宽调制功率输出,≥4路2A底边脉宽调制功率输出;≥4路可配置时间检测通道;≥4路电流测量通道;支持Simulink模型开发;需支持CCP标定协议、BootLoader。
2)电机MCU开源控制器:控制电源电压,9~32V;输入额定电压,144V;额定输出电流,150A;输出频率范围,0~600Hz;防水等级,≥IP67;电机类型,永磁同步电机;位置传感器类型,旋转变压器;冷却方式,强制风冷;需支持油门、档位、刹车等信号接入;支持继电器控制、延时下电、能量回馈、驻坡、蠕行、定速巡航等功能。
3)设备尺寸:≥1400*2100*1700mm (长×宽×高)。
4)检测面板尺寸:≥1200*500mm (长×宽)。
5.实验项目要求
l驱动系统结构认知
l驱动系统工作原理学习
l整车控制逻辑认知
l驱动系统故障诊断
l电机控制程序通读实验
l电机驱动控制算法验证实验
l电机驱动控制编程实验
l整车控制程序通读实验
l整车控制逻辑修改实验
l整车控制编程实验
l三电联调联试实验(与其他实验台联合使用)。

1
8
动力电池管理系统开发与测试平台
1.产品需求
动力电池管理系统开发与测试平台要求是一款基于高速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设计的原理教学及科研开发型教学设备。系统将动力电池包、高压分线盒、车载充电机和电阻箱集成为一个充放电系统,系统软件部分要求可以与动力电池管理系统通讯,人机数字资源播放终端可读取通讯信息供研究分析使用。检测面板可以检测电池系统数据,实验台要求将BMS控制器进行开源,需配备研究开发资料,支持二次开发功能。要求可以与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开发平台和新能源汽车性能测试平台在软硬件层面上进行无缝连接,从而搭建一套新能源汽车系统,支持新能源三电系统联调联试。
2.产品组成要求
1)电池包:由≥40块单体电池串联,电池材料为三元锂,额定电压144V,容量≥120Ah。
2)负载箱:作为系统负载,将电能转化成热能消耗。
3)原车充电机:利用充电枪给电池包充电。
4)原车高压配电盒:要求将动力电池接口分接到负载箱和DC/DC。
5)上位机及监控软件:时刻检测电池电压、电流、温度、SOC、电池故障等。支持 CCP 协议的正版标定软件,★要求提供权威部门出具的知识产权证明文件。可进行数值观测,提供波形图、数字量波形、仪表、数值、进度条等多种观测方式。★需提供软件截图证明
6)显示屏:通过显示屏直观展示开发与测试平台各项检测数据。
7)BMS开源控制器:需提供电池组上电辅助管理、SOC算法等开源代码支持包。
8)DC/DC转换器:连接12V蓄电池,可为蓄电池充电。
3.产品功能要求
1)实验台架采用国标铝型材制作而成,结实耐用,可满足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的需求。
2)电池包上盖使用透明亚克力板代替,能够直观展示动力电池内部组成结构,可清晰观察到动力电池的工作路径。
3)上位机能够与电池管理系统进行通讯,通过上位机实时显示动力电池的状态信息(总电压、总电流、单体电压、单体温度、SOC、电池故障等信息)。
4)可进行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结构、放电工况、数据状态监控等实验,适用于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相关实验教学及实训。
5)要求使用高速纯电车型原车电池包、充电机、DC/DC、高压配电盒,系统在电量剩余10%以下时上位机软件低压报警,可防止电池过放电。
6)电池BMS要求使用自主开发控制板,完全实现原车控制功能且可开源控制源代码,可供用户快速了解并学习电池BMS管理系统工作原理、控制算法。 
7)实验台开源代码支持进行参数设置,标定,从而达到电池管理系统算法优化的目的。
8)通过上位机读取的动力电池通讯数据可在多媒体大屏上实时显示,便于查看动力电池数据及故障。
9)实验台设置热管理模式开关,可演示不同模式(风冷、水冷、相变)下热管理系统的工作原理。
10)要求实验台既可单独使用,也可为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开发平台供电。
11)实验台为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开发平台供电时还可结合新能源汽车性能测试平台进行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联调联试研究实验。
12)要求采用汽车级快速插接器与其他实验台连接,可保证实验操作简单便捷。
4.技术参数
1)台架尺寸:≥1300*2100*1700mm (长×宽×高)。
2)数字资源播放终端:≥55寸,LED,双核处理器,≥1.5G+8G内存。
3)BMS控制器:主控芯片性能应不低于MPC5744P,模组电压采集芯片性能应不低于MC33771 ,DC12V工作电压,40串单体。
4)动力电池包:电池类型,三元锂;额定容量,≥120Ah;额定电压,144V;工作电压,120~166 V;电池可用电量,≥17.5 kWh;单体的标称电压,3.65V;单体充电截止电压,4.18V;单体放电截止电压,3.0V。
5.实验项目要求
动力电池包结构认知
动力电池包信息采集系统原理认知
动力电池包充电工况信息读取分析
动力电池包放电工况信息读取分析
电池管理控制编程实验
动力电池单体均衡管理
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展示
三电联调联试实验(与其他实验台联合使用)

1
9
OPENMV模组
500万高清智能摄像头
1.处理器:性能不低于STM32H7;
2.主频:≥480MHZ
3.RAM:内置1MB+外置32MB;
4.FLASH:内置2MB+外置32MB;

1

设施类设备
1
防静电实验桌椅1型
桌子:长宽高要求:长:约100cm,宽:约60cm,高:约75cm  
1.框架材质:优质1.0mm厚钢板压铸成型,表面经酸洗磷化、静电喷塑处理;
2.板材采用优质E1级中密度纤维板,外贴防火板,桌面板厚度为约25mm,其它辅助板厚度为约16mm,PVC型材封边;3.面板开孔:按照需要;4.整体结构牢固耐久;5.五金配件:采用优质五金配件;6.其他配置要求:带键盘架。椅子:钢管厚度不小于1.2mm;高回弹海绵填充、涤纶网布;椅背靠背不低于32.5cm,背宽不低于45cm,总高不低于79.5cm,坐高不低于44cm,座深不低于45cm,脚宽约40cm,脚深约47cm

50
2
套件智能管理柜
软件部分:1.WEB管理端
1) 添加、编辑、删除管理管理员账号;
2)批量录入学生账号
3)录入资产信息;
4)编辑资产柜存放位置。
2.管理员小程序
1)查看资产设备库存;
2)开锁上架资产;
3)关锁绑定资产与柜号;
4)审核资产借用申请;
5)处置应急情况。
3.学生端小程序
1)通过扫描柜上二维码进入小程序,验证和绑定账号;
2)通过资产柜检索资产;
3)或通过搜索检索资产;
4)发起借用申请;
5)超期借用提醒;
6)自动开锁归还;
7)提交实验报告;
8)生成使用借还记录;
9)查看实验配套的课程资源。
4.数据大屏
1)学生借还数据;
2)资产借还数据;
3)目前借用频次与规模(预约数量与高频使用等);
4)资产柜位置与使用效能;
5)故障与异常提示。
硬件部分:尺寸180x50x198cm

1
3
置物架1型
材料:优质无磁不锈钢;规格:长宽高1600*600*2000(mm);
层数:4层;
立柱:40长*80宽*0.8厚(mm);
横梁:40长*60宽*0.8厚(mm);
层板0.5mm(底部加强)
承载200-260kg

1
4
交换机1型
24口千兆交换机
24个10/100/1000M自适应RJ45端口所有端口均具备线速转发能力
每端口均支持MDI/MDIX自动翻转及双工/速率自协商支持IEEE 802.3x全双工流控和Backpressure半双工流控

1
5
实验室多媒体系统套件1型
可播放日常的2.0、2.1、4.1、5.0、5.1音频源的输入,如鹅颈话筒、无线话筒、PPT、短视频、影片等;主通道输出功率≥240W *2(8Ω),中置输出功率≥240W(8Ω),环绕输出功率≥110W*2(8Ω);
单5寸同轴系统,高音19mm≥1只喇叭,低音5寸≥1只喇叭;标称阻抗8Ω;有效承受功率值≥50W,最大承受功率值≥95W;灵敏度级90dB;
高保真同轴嵌入式全频单元扬声器H5寸1只,F1寸1只;具有定压、定阻档位钮切换,标称阻抗8Ω;
低音教学音箱,频率响应≥60Hz-20KHz;10寸长冲程单元喇叭≥10寸;总功率≥150W
过流保护;高温保护;过载保护; 话筒具有8个拾音咪头;凤凰端子接口; 具有自动降噪功能;拾音距离5-8米;频率响应:≥20-18KHz;信噪比:≥80dB;
元件静电型电容式话筒;频率响应70-16,500Hz;开路灵敏度-37.5dB(13.8mV)re 1V at 1 Pa;阻抗:100欧姆;最大输入声压级135dB声压,1kHz于1% T.H.D.;动态范围 (典型值)107dB,1kHz于最高声压;信噪比:66dB,1kHz at 1Pa;幻像电源11-52V直流,2mA典型;

1
6
实训室布线改造及文化建设
改造部分:房间内50个网络点位的强电、弱点改造
文化建设:至少5个80*120cm的单片机相关的文化展板

1

 
 
注:可提供参考品牌同档次品牌产品,最终品牌要求以招标文件规定为准
吉利人才发展集团院校五官感知综合应用实验室建设项目招标公告.docx
吉利人才发展集团院校五官感知综合应用实验室建设项目供方资格预审文件.docx
最新招投标信息
招投标攻略
热门标签
剑鱼标讯APP下载
APP下载地址二维码
扫码下载剑鱼标讯APP